递延收益最后结转到哪里
递延收益的结转取决于其与资产或收益的相关性。以下是递延收益结转的一般规则:
1.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前,如果资产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如果资产是固定资产,并且发生毁损,递延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如果固定资产被出售,递延收益转入其他收益科目。
2.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这类补助通常最终结转到“营业外收入”。
3. 递延收益的分摊 :
根据受益的月份进行分摊,递延收益分摊时贷记“营业外收入”。
4. 年末处理 :
年末时,递延收益按照进度分期结转,如果用于弥补之前发生的费用,则记为营业外收入,并且可能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请注意,递延收益的具体会计处理可能受到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应以当地法规和会计政策为准。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递延收益与资产处置的关系是什么?
递延收益如何影响企业利润表?
递延收益分摊的具体计算方法?